大众养生网

改善尿频的锻炼方法有哪些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改善尿频通常可通过盆底肌锻炼、膀胱训练、腹式呼吸、有氧运动以及避免刺激等方式进行,这些方法需长期坚持,并结合生活习惯调整以达到更好效果。

1、盆底肌锻炼

通过收缩和放松盆底肌肉群增强控尿能力。具体方法为收缩肛门及尿道周围的肌肉,保持3-5秒后放松,每日重复10-15次为一组,建议每日完成3组。此方法可改善因盆底肌松弛导致的压力性尿频,需注意避免腹部和臀部肌肉代偿发力。

2、膀胱训练

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建立规律排尿习惯。初始可从每小时排尿1次开始,每2-3天延长15分钟排尿间隔,最终目标达到2.5-3小时排尿1次。训练期间出现尿意时可通过分散注意力缓解,此方法适用于膀胱敏感度增高引起的尿频。

3、腹式呼吸

采用深慢呼吸模式,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次持续5-10分钟。该方式能放松盆底肌群,降低膀胱逼尿肌的过度活动,建议在尿急感明显时立即进行,每日练习3-5次。

4、有氧运动

如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运动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因焦虑引发的尿频症状,同时增强核心肌群力量有助于维持膀胱正常位置。需注意运动前后适量补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

5、避免刺激

减少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的摄入,控制每日液体总量在2000ml左右,睡前2小时限制饮水。穿着宽松衣物减轻腹部压力,久坐时定时起身活动,这些措施能减少膀胱受到的外界刺激。

需要提醒的是,若经过4-6周锻炼后症状无改善,或伴有尿痛、血尿等情况,需及时就诊泌尿科。尿频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疾病引起,需通过尿常规、超声检查等检查明确病因。锻炼期间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包括排尿时间、尿量及伴随症状,便于评估锻炼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