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伏天晒背的好处及作用和时间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伏天晒背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一般具有祛寒除湿、温补阳气、促进气血运行、增强免疫力以及缓解疼痛等功效和作用。其原理主要与中医理论中“冬病夏治”的理念相关,通过借助自然阳气调理体质。伏天晒背建议选择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阳光较柔和时段,初次可从10分钟逐渐增加至30分钟,以皮肤微红、自觉温暖为宜。

1、祛寒除湿

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人体背部属阳且分布膀胱经、督脉等重要经络。适当晒背可利用外界热能驱散体内寒湿邪气,改善因寒湿滞留引发的关节冷痛、肢体沉重等症状。

2、温补阳气

中医认为背部为阳气汇聚之处,晒背能直接补充人体阳气。对于平素畏寒肢冷、易感冒等阳虚体质者,有助于提升体内阳气水平,增强抗病能力。

3、促进气血运行

阳光照射产生的热效应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刺激背部穴位及经络。气血运行通畅后,能缓解肌肉僵硬、改善腰背酸痛,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有一定调理效果。

4、增强免疫力

适度紫外线照射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从中医角度看,阳气充足则卫外功能强健,可降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5、缓解疼痛

对于寒湿型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晒背产生的温热效应能放松肌肉组织,减轻炎症因子释放,从而缓解局部疼痛不适感。

需注意避免空腹或暴晒,紫外线过敏、高血压患者及孕妇应谨慎进行。晒后及时补充水分,若出现头晕心悸需立即停止。具体调理方案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辨证施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