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夏天如何防中暑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夏季防中暑可通过避免高温时段外出、及时补充水分、穿着透气衣物、调整饮食结构以及改善环境温度等方式实现,具体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预防。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

上午十点至下午四点阳光直射强烈,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若需外出,建议携带遮阳伞、戴宽檐帽及墨镜,并在暴露皮肤处涂抹防晒霜,避免皮肤长时间受紫外线灼伤。高温天气下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增加中暑风险。

2、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出汗量增加易导致脱水,建议每小时饮用200-300ml凉白开,水温以10-20℃为宜。可适量饮用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淡盐水,补充钠、钾等营养物质。需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以防刺激胃肠道,同时减少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的摄入。

3、穿着透气衣物

选择浅色、宽松的棉质或速干面料服装,有利于汗液蒸发和体表散热。避免穿着化纤类紧身衣物,以免阻碍汗液挥发。户外活动时可穿戴防晒衣,其紫外线防护系数需达到UPF40+,颈部后方最好有透气设计。

4、调整饮食结构

多进食含水量高的蔬果,如西瓜含水量达92%、黄瓜96%,可补充水分及维生素。适量增加绿豆汤、莲子羹等清热解暑食物。避免煎炸、烧烤等高热量食物,减少身体代谢产热。出汗较多时可食用含钾丰富的香蕉、柑橘,维持电解质平衡。

5、改善环境温度

室内需保持通风,空调温度建议设定在26-28℃,避免冷热交替引发不适。使用电风扇时应保持门窗开启形成空气对流。高温天气车内温度10分钟内可达49℃,切勿将儿童或宠物单独留置车内。室外工作者可配备便携式喷雾风扇进行物理降温。

日常需注意观察身体反应,若出现大汗淋漓、四肢发冷、脉搏细速等先兆中暑症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额头、腋窝,并饮用含盐饮料。对于出现高热(体温>40℃)、意识模糊的重度中暑者,需立即用冰袋降温并紧急送医。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孕产妇及慢性病患者,夏季应加强防暑措施。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