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小儿鹅口疮的常见方法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局部用药、调整饮食、消毒用具以及增强体质等。该病多由真菌感染引起,需结合日常护理与规范治疗改善症状。
1、保持口腔清洁
患儿口腔黏膜出现白色凝乳状斑块时,可用无菌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轻柔擦拭,减少真菌附着。清洁时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黏膜。每日清洁2~3次,尤其在哺乳或进食后及时操作。
2、局部用药
对于顽固性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片碾碎后与鱼肝油调成糊状涂抹患处,或使用克霉唑口腔药膜贴敷。若合并细菌感染,可联合应用甲紫溶液局部消毒。用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3、调整饮食
哺乳期母亲需保持乳头清洁,人工喂养者应将奶瓶、奶嘴煮沸消毒。患儿饮食宜选择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过烫或酸性食物刺激创面。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
4、消毒用具
患儿使用的餐具、玩具、毛巾等物品需每日煮沸消毒15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前后应规范洗手,避免共用餐具,切断真菌传播途径。
5、增强体质
保证患儿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日光浴。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可通过母亲补充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对于反复发作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调节剂。
若患儿出现拒食、发热或白斑扩散至咽喉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家长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类软膏,避免破坏口腔正常菌群。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用药疗程,即使症状消失也应继续用药3天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