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牙齿一生通常会经历一次换牙过程。乳牙阶段共有20颗牙齿,之后会被恒牙替换,恒牙阶段通常有28-32颗牙齿,具体数量因人而异。
1、乳牙阶段
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2-3岁左右全部长齐,共20颗。乳牙体积较小、牙釉质较薄,主要承担儿童期的咀嚼和发音功能,并为后续恒牙生长预留空间。此阶段需注意避免频繁夜奶或含奶瓶入睡,防止乳牙龋坏。
2、换牙阶段
儿童通常在6岁左右进入换牙期,乳牙逐渐松动脱落,恒牙依次萌出替代。该过程可持续至12-13岁,期间上下颌会陆续替换20颗乳牙,同时萌出第一恒磨牙(六龄齿)。换牙顺序一般从前牙向后牙进行,若出现乳牙滞留、恒牙迟萌或牙齿排列异常,建议及时就诊检查。
3、恒牙阶段
恒牙共有28-32颗,包括智齿(第三磨牙)。恒牙牙根更长、硬度更高,12-14岁基本完成萌出,智齿可能于18岁后长出或终生不萌出。恒牙脱落后无法再生,需通过刷牙、使用牙线及定期洁牙维护口腔健康,出现龋齿、牙周病等问题应早期治疗。
建议儿童在换牙期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舔牙、咬硬物等不良习惯。成年人每年需进行口腔检查,及时修复缺失牙,维护牙列完整性和咬合功能。若发现牙齿异常松动、疼痛或排列不齐,应尽早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