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泌尿系统结石、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久坐、姿势不当或过度劳累等因素可能导致腰部肌肉紧张、乳酸堆积,从而引发暂时性腰痛。这类疼痛通常在休息、热敷或按摩后会有所缓解,通常不会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改善生活习惯后多可恢复。
2、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腰部持续性钝痛或放射性疼痛,常伴随下肢麻木、坐骨神经痛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药物缓解症状,严重时需考虑手术治疗。
3、腰肌劳损
长期腰部负荷过重或反复劳损可能导致肌肉及筋膜慢性炎症,表现为腰部酸痛、胀痛,劳累后加重,局部按压时疼痛明显。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配合热敷、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必要时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疼痛。
4、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疾病发作时,可能因结石移动刺激泌尿系统引发剧烈绞痛,疼痛常从腰部向腹股沟放射,可能伴随血尿、排尿困难。确诊后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疼痛发作时可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解痉。
5、强直性脊柱炎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早期表现为下腰部僵硬、疼痛,晨起时症状明显,活动后减轻。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脊柱活动受限。治疗需长期使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依那西普注射液等药物控制炎症。
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注意腰部保暖,睡眠时选择硬板床。若腰痛持续超过一周、夜间痛醒或伴随发热、下肢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到骨科或泌尿科就诊,完善CT、尿常规等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