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不吃早餐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疾病、代谢紊乱、营养缺乏、胆囊疾病风险增加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等问题。长期忽视早餐对身体的多方面健康均有不良影响,需引起重视。
1、消化系统疾病
经过一夜空腹后,胃部处于排空状态,晨起时胃酸分泌增加。未及时进食会导致胃酸持续刺激胃黏膜,可能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部分人群会出现反酸、烧心等消化道不适症状。
2、代谢紊乱
空腹状态下人体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易引发血糖波动。长期缺乏早餐可能造成基础代谢率下降,增加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风险。研究发现,长期不进食早餐者出现血脂异常的概率比规律进食者高34%。
3、营养缺乏
早餐作为全天第一餐,承担着补充夜间消耗营养的重要作用。长期缺失早餐会导致维生素B族、钙、铁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可能引发贫血、骨质疏松等问题,儿童青少年群体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4、胆囊疾病风险增加
进食可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长期不进食早餐会使胆汁在胆囊内过度浓缩,胆固醇沉积形成胆结石的风险提高2-3倍,严重时可诱发胆囊炎。
5、认知功能下降
大脑主要依靠葡萄糖供能。晨起时血糖水平较低,不及时补充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学生及脑力劳动者可能出现学习工作效率降低,长期可能影响神经功能。
建议保持每日定时定量进食早餐,选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的均衡饮食。若已出现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代谢节律,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