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大便有白色黏稠物怎么回事

胡佳 脾胃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大便出现白色黏稠物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由消化不良、肠道感染、肝胆疾病或胰腺疾病等病理性原因引起。若长期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生理性原因

饮食中摄入过多高脂肪食物或乳制品可能导致大便中混有未完全消化的脂肪,呈现白色黏稠状,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调整饮食结构后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2、消化不良

胃肠功能紊乱时,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肠道吸收能力下降,可能使食物残渣中混有未分解的脂肪或蛋白质,形成白色黏稠物。可遵医嘱使用多酶片、胰酶肠溶胶囊、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辅助消化。

3、肠道感染

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如贾第鞭毛虫)可能引起肠道炎症,导致黏液分泌增多,与粪便混合后呈现白色分泌物。治疗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药物,例如诺氟沙星、甲硝唑或蒙脱石散等。

4、肝胆疾病

胆道梗阻或肝炎可能导致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乳化,使大便颜色变浅并出现白色脂肪颗粒。此时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护肝片,严重者可能需手术解除梗阻。

5、胰腺疾病

慢性胰腺炎或胰腺功能不全时,胰脂肪酶分泌不足,大量未消化的脂肪随粪便排出,形成白色油状物。可遵医嘱使用胰酶替代治疗,如米曲菌胰酶片、奥美拉唑等。

若发现大便异常持续存在,或伴有腹痛、黄疸、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消化内科,完善粪便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等检查。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油腻及高蛋白摄入,以减轻消化系统负担。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