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解毒、平肝明目、疏散风热、抗菌消炎、缓解头痛等功效和作用。其药用价值在中医临床和日常养生中均有广泛应用。
1、清热解毒
菊花性微寒,归肺、肝经,能够清除体内热毒。中医认为外感风热或内生火毒时,可用菊花泡水缓解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菊花含有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
2、平肝明目
菊花入肝经,对肝阳上亢引起的目赤肿痛、视物模糊有改善作用。所含的维生素A前体物质能营养视神经,适合长期用眼人群日常饮用,可配伍枸杞增强效果。
3、疏散风热
针对感冒初期出现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菊花能发散表邪。其挥发油成分可通过促进汗液分泌帮助退热,常与桑叶、薄荷等配伍使用。
4、抗菌消炎
体外实验表明菊花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辅助治疗皮肤疖、毛囊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多采用煎煮外洗方式。
5、缓解头痛
对于肝火亢盛或神经性头痛,菊花能通过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减轻症状。建议配合天麻、川芎等药材使用,高血压患者饮用菊花茶也有辅助降压作用。
菊花虽为药食同源之品,但体质虚寒者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建议每日冲泡量控制在3-5克,避免空腹饮用。正在服用抗凝药物或存在过敏体质者,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