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寒通常表现为胃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口淡不渴以及手足不温等症状,多与寒邪侵袭或脾胃虚弱有关。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胃痛
胃寒引起的疼痛多表现为胃脘部隐痛或冷痛,尤其在进食生冷食物或受凉后加重,常伴有局部喜温喜按的特点。寒邪凝滞可导致胃部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疼痛。
2、恶心呕吐
胃中阳气不足时,寒邪易使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反酸、呕吐清涎等症状。部分患者呕吐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清水,且进食寒凉食物后症状更明显。
3、食欲减退
脾胃受寒会导致运化功能减弱,患者常出现不思饮食、食后腹胀等情况。长期胃寒还可能引起身体消瘦、乏力等营养不良表现。
4、口淡不渴
由于寒邪属阴,患者口腔分泌物减少,常感觉口中淡而无味,且多数不会出现明显的口渴感,与热证引起的口干舌燥形成对比。
5、手足不温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阳不足会影响全身阳气输布,可能出现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全身性症状,尤其在秋冬季节或空调房中更为显著。
日常应注意避免食用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适当饮用生姜红糖水温养脾胃。若出现持续胃痛、呕吐不止或体重明显下降等情况,需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通过艾灸、中药汤剂等方式进行调理,切勿自行滥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