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足跟疼痛、活动后疼痛变化以及局部压痛或肿胀等。该疾病主要表现为足底筋膜的慢性损伤,可能影响日常行走和站立。
1、足跟疼痛
足底筋膜炎患者常出现足跟下方疼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迈出第一步时疼痛最为明显。这是由于夜间足底筋膜处于缩短状态,突然拉伸会引发疼痛。疼痛可能呈刺痛或灼烧感,随着活动逐渐减轻,但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可能再次加重。
2、活动后疼痛变化
患者在适度行走后疼痛可能暂时缓解,但过度活动如跑步、爬楼梯或负重后,足底筋膜承受的应力增加,可能导致疼痛加剧。这种疼痛多集中在足弓区域,严重时可能放射至脚掌前部。
3、压痛或肿胀
按压足底近足跟处的筋膜附着点会出现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局部轻微肿胀。急性期可见足底皮肤轻微发红,慢性患者可能出现足底筋膜增厚,通过超声检查可发现筋膜结构异常。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避免长时间行走或穿硬底鞋,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时,需及时到骨科就诊,通过超声或MRI检查明确诊断。早期干预可通过物理治疗改善症状,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足跟骨刺形成或步态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