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坚果通常具有补充营养、促进心血管健康等好处,但也可能存在热量过高、引发过敏、消化不良等坏处。日常需注意适量食用,并选择原味坚果。
1、补充营养
坚果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钙、镁、锌等物质,能够为人体提供多种必需营养素。例如,核桃含有较多的α-亚麻酸,腰果富含铁元素,适量食用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功能。
2、促进心血管健康
多数坚果含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如杏仁、榛子中的油酸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适量摄入坚果可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但需注意长期过量可能增加热量负担。
3、潜在坏处
部分坚果热量较高,如每100克夏威夷果约含700千卡,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导致体重增加。此外,花生、腰果等属于常见过敏原,敏感人群食用后可能引发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坚果质地较硬,消化功能较弱者大量食用易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
建议每天摄入坚果不超过30克,优先选择未添加盐或糖的原味产品。若食用后出现皮肤瘙痒、腹泻等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及时就医。对坚果过敏者需严格避免接触,必要时可携带抗过敏药物以备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