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月经血多为暗红色,而颜色深浅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若月经血呈黑色并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则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
月经血的颜色受子宫内膜剥脱速度、出血量以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影响。当经血量较少且在宫腔或阴道内停留时间较长时,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被氧化,可能导致经血颜色变深或呈黑色。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明显异味、血块或痛经等症状,通常属于生理性现象,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若月经血持续发黑并伴随下腹坠痛、经期延长、经量减少或增多等症状,可能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内分泌失调等病理性因素有关。例如宫腔粘连可能导致经血排出不畅,淤积的血液氧化后颜色加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引起月经颜色异常。此外,放置宫内节育器或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病变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建议女性在月经期间注意观察经血颜色、经量及伴随症状的变化。如果月经血持续发黑且伴随明显不适,应及时到妇科就诊,通过妇科超声检查、性激素六项检查等检查明确原因。日常应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经期同房,保证充足睡眠,减少生冷食物摄入,以维持正常的月经周期和经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