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补气血通常可以吃红枣、桂圆、黑芝麻、乌鸡、羊肉等食物,或遵医嘱使用当归、黄芪、阿胶等药物。食物与药物搭配需根据个人体质选择,不可盲目进补。
1、红枣、桂圆、黑芝麻
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中医认为其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适合气血不足引起的乏力。桂圆肉性温味甘,具有补血养心作用,可改善冬季手脚冰凉。黑芝麻含铁、钙及维生素E,中医认为其可滋肝养肾,辅助改善因肾虚导致的气血亏虚症状。这类食物适合煮粥或泡水饮用。
2、乌鸡、羊肉
乌鸡肉蛋白质含量高,中医认为其能滋阴补血,适合炖汤时加入枸杞、山药等食材。羊肉性温热,富含优质蛋白和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冬季畏寒,常与生姜、当归搭配炖煮,但体质燥热者需控制摄入量。
3、当归、黄芪、阿胶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功效,常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可煎服或入膳。黄芪补气升阳,适用于气虚乏力,可泡水或与肉类同炖。阿胶滋阴润燥,对血虚眩晕有效,多烊化后服用。上述药物需由医生辨证后使用,避免自行配伍。
日常饮食应注意荤素搭配,避免单一食材过量摄入。若气血不足伴随头晕、心悸等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冬季进补需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同时注意保暖和适量运动以促进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