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腹部胀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具体原因。
1.生理性原因
若近期进食过快、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红薯、豆类等),可能导致肠道内气体增多,刺激肠壁引起胀痛。部分女性月经期因子宫收缩也可能出现下腹部坠胀感,通常伴随经血排出逐渐缓解。这类情况可通过热敷、调整饮食结构改善。
2.消化系统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因肠道敏感性增高,在进食后易出现下腹胀痛伴腹泻或便秘。急性胃肠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除胀痛外可能伴随呕吐、发热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
3.泌尿系统疾病
膀胱炎或尿路结石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钝痛或绞痛,排尿时疼痛加剧,常伴随尿频、血尿等症状。泌尿系感染需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结石较大者可能需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4.妇科疾病
盆腔炎患者因炎症刺激可出现持续性下腹隐痛,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异常阴道分泌物。卵巢囊肿蒂扭转会引起突发剧烈腹痛,需紧急处理。妇科疾病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片、甲硝唑片等,严重者需手术治疗。
若胀痛持续超过24小时不缓解,或伴随发热、呕吐、血便等警示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泌尿外科或妇科就诊。日常需注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女性月经期应注意腹部保暖。自行用药前需经专业医生评估,避免掩盖病情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