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很臭可能与生理性饮食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饮食因素
食用过多高蛋白或高脂肪食物如肉类、油炸食品等,经肠道分解后会产生硫化物、吲哚等带臭味物质。此类情况大便性状正常且无其他不适,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动物蛋白摄入并增加膳食纤维后,气味可逐渐改善。
2、肠道感染
细菌性痢疾、沙门菌感染等疾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腐败产生胺类物质。患者常伴有腹痛、发热、黏液脓血便等症状,需通过粪便常规等检查确诊。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诺氟沙星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
3、乳糖不耐受
因缺乏乳糖酶导致乳糖在小肠内未被分解,进入结肠后被细菌发酵产生甲烷、氢气等气体。典型表现为进食乳制品后出现腹胀、肠鸣及酸臭味稀便。可通过呼气试验确诊,日常需避免乳制品摄入,必要时使用乳糖酶制剂。
若大便臭味持续存在或伴随排便习惯改变、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需注意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补充水分促进代谢产物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