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是一种有毒化合物,长期或高浓度接触可能对人体造成多方面的健康危害。其主要危害包括刺激作用、神经毒性、致癌风险、生殖系统影响以及引发过敏反应等,需特别注意防护。
1.刺激作用
环氧乙烷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接触后可能引发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的灼烧感。吸入高浓度气体会导致咳嗽、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引发肺水肿。皮肤直接接触可能出现红斑、水疱等化学性灼伤。
2.神经毒性
该物质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肌肉震颤等症状。
3.致癌风险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其列为1类致癌物。其烷化作用可使DNA发生甲基化修饰,干扰细胞正常分裂。
4.生殖系统影响
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能干扰生殖细胞形成。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月经紊乱。妊娠期暴露可能引起自然流产或胎儿发育异常,动物实验证实其具有跨胎盘毒性。
5.过敏反应
部分敏感人群接触后可能诱发过敏性皮肤病或哮喘。其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结合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IgE抗体,导致速发型超敏反应,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接触环氧乙烷后应立即脱离污染环境,用大量清水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职业暴露人群需配备防毒面具、防护服等装备,工作场所浓度应符合国家0.5mg/m³的限值标准。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重点监测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调离岗位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