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剂通常对人体有害,其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可能引发中毒反应。使用时应采取防护措施,避免长期或高浓度接触。
稀释剂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等成分可通过呼吸道或皮肤进入人体。苯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晕、头痛;甲苯和二甲苯可能损害肝肾功能,长期接触还可能增加血液系统疾病风险。部分劣质产品含有重金属,可能蓄积在体内造成慢性损伤。接触高浓度稀释剂蒸气可能引发急性中毒,出现恶心、呕吐甚至昏迷。长期低剂量接触则可能导致贫血、免疫力下降,孕妇接触可能影响胎儿发育。
使用稀释剂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若出现不适症状,需立即脱离污染环境,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并及时就医。存放时应远离火源和儿童接触区域,避免高温环境引发挥发或爆炸风险。职业接触者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格检查,监测肝肾功能及血液指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