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口腔护理、药物治疗、专业洁治、牙周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日常护理是基础治疗手段,若病情加重需结合药物或手术干预。
1、日常口腔护理
正确刷牙和使用牙线是预防和治疗牙龈炎的关键。建议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至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并配合牙线清洁牙缝。饭后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可减少食物残渣堆积,避免刺激牙龈。此外,更换软毛牙刷并每3个月更换一次,有助于减少机械损伤。
2、药物治疗
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局部涂抹碘甘油缓解肿痛。对于合并细菌感染的情况,需遵医嘱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需注意药物过敏史,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应谨慎用药。
3、专业洁治
超声波洁治术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通常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对于龈下结石深度超过3mm者,需配合龈下刮治术。治疗后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敏感,一般1-2周可自行缓解。
4、牙周治疗
顽固性牙龈炎需进行牙周袋冲洗,使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配合派力奥软膏等局部缓释药物。
5、手术治疗
牙龈增生严重影响咬合或反复出血者,需行牙龈切除术或牙龈成形术。术后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进食过热或坚硬食物,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牙龈炎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牙周检查,避免吸烟和过量摄入甜食。若出现刷牙出血持续超过2周、牙龈自发性出血或牙齿松动等情况,需及时就诊口腔科。治疗期间需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用抗生素,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