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能引发运动功能损害、肌肉萎缩、骨骼畸形、呼吸系统并发症、后遗症综合征等危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其危害性主要与病毒侵袭神经系统有关,具体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功能损害
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攻击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导致相应支配区域的肌肉力量减弱或完全瘫痪。患者可能出现肢体不对称性瘫痪,常见于下肢,表现为行走困难或无法站立,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
2、肌肉萎缩
由于运动神经元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后会逐渐萎缩。长期缺乏活动会导致肌肉纤维变细、弹性下降,进一步加重肢体功能障碍,甚至造成关节僵硬。
3、骨骼畸形
儿童患病后若未及时干预,骨骼发育可能因肌肉力量失衡而受到影响。典型表现为肢体短缩、足部马蹄内翻畸形或脊柱侧弯,这些结构异常可能需通过矫形手术改善。
4、呼吸系统并发症
当病毒累及延髓呼吸中枢或支配呼吸肌的神经时,可能引发呼吸肌麻痹。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严重者需依赖呼吸机维持生命,部分病例可能因呼吸衰竭死亡。
5、后遗症综合征
部分患者在急性期恢复后数十年可能出现进行性肌无力、关节疼痛等症状,称为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这可能与神经细胞长期代偿后功能衰竭有关,需通过康复训练延缓病情进展。
接种疫苗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最有效的手段。若出现发热、肢体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规范治疗,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致残风险。恢复期患者需在康复科医生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以最大限度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