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酸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以及内脏疾病反射痛等病理性原因有关。若症状反复或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背部肌肉劳损,引发酸痛。例如久坐办公、弯腰搬重物等行为会使背部肌肉持续紧张,局部乳酸堆积刺激神经末梢。这种情况通常休息或热敷后可缓解,日常需注意劳逸结合。
2、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可能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发腰背部放射性疼痛。患者常伴有下肢麻木、行走无力等症状。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
3、强直性脊柱炎
该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和脊柱,早期表现为晨僵和夜间背部钝痛,活动后减轻但休息不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脊柱强直畸形。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依那西普注射液、阿达木单抗注射液、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药物。
4、内脏疾病反射痛
胰腺炎、胆囊炎等上腹部脏器炎症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背部牵涉痛,肾结石发作时疼痛常从腰部放射至背部。这类疾病多伴随发热、恶心、血尿等原发病症状,需通过超声或CT检查确诊后针对性治疗。
出现背部酸痛时,建议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睡眠选择硬度适中的床垫。若疼痛超过两周未缓解,或出现发热、肢体麻木、排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到骨科或内科就诊,完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避免自行盲目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