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下面长疙瘩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口腔溃疡、舌下腺囊肿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舌下腺导管开口处可能出现暂时性阻塞,导致唾液潴留形成小疙瘩。这种情况通常与进食辛辣食物、局部摩擦刺激有关,表现为无痛性突起,表面光滑且质地柔软,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后可自行消退。
2、口腔溃疡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等疾病可能引发舌下黏膜出现红色或白色丘疹样病变,伴有明显灼痛感。此类溃疡多与维生素缺乏、免疫力下降或创伤相关,可通过使用西瓜霜喷剂、冰硼散等药物促进愈合,同时需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刺激创面。
3、舌下腺囊肿
舌下腺导管阻塞或腺体损伤可能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囊肿,表现为半透明囊性肿物,触之有波动感。体积较小时可通过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若囊肿较大或反复发作,需行手术切除腺体。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若疙瘩持续存在超过两周,或伴随吞咽困难、出血等症状,建议到口腔科进行超声检查或病理活检排除肿瘤性病变。日常应注意避免用牙签等尖锐物刺激舌下黏膜,保持规律作息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