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通穴的准确位置通常位于面部,是中医针灸中用于缓解鼻部不适的常用穴位。该穴位又称为上迎香穴,其定位和取穴方法需结合体表解剖标志进行判断。
1、标准定位
鼻通穴在鼻翼软骨与鼻甲交界处,即鼻唇沟上端尽头的凹陷中。具体位置为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与鼻唇沟相平齐。可沿鼻翼向面部方向触摸至骨性突起下方的软组织凹陷处定位。
2、简易取穴法
取正坐或仰卧位,用手指沿鼻翼外侧向上推,触及鼻骨下缘与面部交界处形成的凹陷即为穴位所在。部分人群按压此部位时会有明显的酸胀感或痛感,可帮助确认位置。
3、穴位层次解剖
该穴位从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鼻肌及鼻腔黏膜。穴位深部有面动脉分支及三叉神经上颌支分布,针灸操作需由专业医师进行以避免损伤血管神经。
日常按压鼻通穴时建议使用指腹以画圈方式轻柔刺激,每次持续1-2分钟。若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配合迎香穴共同按摩增强效果。但需注意鼻腔感染、鼻部外伤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应避免自行操作。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头痛、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排查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