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症是中医学中八纲辨证的证候类型之一,通常指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积,导致正气未虚而邪气亢盛的状态。其病机特点为邪气盛实、正气不虚,多表现为亢奋、有余、剧烈等症状。
实症的形成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有关。外邪侵袭人体后,正气奋起抗邪,导致邪正相争剧烈;体内痰饮、水湿、瘀血、宿食等病理产物堆积也会阻滞气机,形成实性病理状态。如饮食积滞导致的胃脘胀满、痰热壅肺引发的咳嗽气促等均属此类。
常见症状包括高热面赤、声高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实有力等。典型表现如阳明腑实证出现的潮热谵语、腹满硬痛;肝火上炎导致的头痛目赤、急躁易怒等。这些症状多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病势剧烈的特点。
需与虚证进行区分,虚证以正气不足为特征,表现为面色苍白、声低气微、疼痛喜按、脉虚无力等。临床可见虚实夹杂证,如脾虚湿盛既见倦怠乏力(虚),又见脘痞苔腻(实),此时需要辨别虚实主次。
若出现疑似实症的表现,建议及时就诊于正规中医医疗机构。专业中医师会通过四诊合参辨别证型,并根据“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采用汗法、吐法、下法等祛邪手段。切勿自行判断用药,以免误治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