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时尿道刺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尿道炎、膀胱炎、尿道结石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患者及时就诊,由医生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相应治疗。
1、生理性原因
饮水过少可能导致尿液浓缩,排尿时高浓度尿液刺激尿道黏膜引起刺痛感。这种情况通常为一过性表现,增加饮水量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此外,性生活过于频繁或动作激烈可能造成尿道口轻微损伤,排尿时也可能伴随刺痛,适当休息后不适感会逐渐消失。
2、尿道炎
淋球菌感染引起的淋菌性尿道炎,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导致的非淋菌性尿道炎均可引发尿道刺痛。患者常伴有尿道口红肿、异常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尿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可发现致病微生物。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膀胱炎
大肠杆菌等细菌上行感染膀胱时,除排尿刺痛外,还可出现尿频、尿急、下腹坠胀感等膀胱刺激征。尿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清洁中段尿培养可明确病原菌。治疗时可选用呋喃妥因肠溶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敏感抗生素,同时建议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细菌排出。
若尿道刺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血尿、发热等症状,需警惕泌尿系结石、尿道异物等疾病可能。建议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通过尿常规、泌尿系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