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寒水石作为一味中药材,一般具有清热降火、利湿退黄、凉血止血、解毒消肿、镇静安神等功效和作用。其性寒味辛咸,归心、胃、肾经,在中医理论中常用于调理热证相关病症。

1、清热降火

寒水石性寒,能清除体内热邪,适用于外感热病或内热炽盛引起的高热烦渴、口干舌燥等症状。其寒凉性质可通过降低体内代谢速度来缓解热症,常与石膏等药物配伍使用。

2、利湿退黄

该药材可通过促进水液代谢帮助消除湿热,对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改善作用。其利湿作用可能与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有关,临床多用于肝胆湿热型黄疸的辅助治疗。

3、凉血止血

针对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血、衄血等出血症状,寒水石能通过清热作用使血循归经。其止血机制可能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常配合生地黄等凉血药物使用。

4、解毒消肿

外用时能缓解热毒引起的疮疡肿毒、皮肤溃烂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硫酸钙成分,可能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发挥解毒功效,多研磨后调敷患处。

5、镇静安神

传统医学认为其寒性可平息心火,对热扰心神所致的心悸、失眠等症状有缓解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含有的矿物质成分调节神经兴奋性相关,常与朱砂等安神药配伍。

寒水石作为矿物类中药,需经炮制后使用。内服时应严格遵循中医辨证原则,脾胃虚寒者慎用。使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根据体质和病情确定配伍及用量,避免自行用药。外用时需注意创面清洁,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