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下肢的静脉曲张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赵艳平 血管外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下肢静脉曲张的形成通常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长期站立、肥胖、妊娠等因素有关,其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不同方法。患者可出现下肢血管迂曲扩张,伴随酸胀或皮肤改变,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下肢静脉存在瓣膜结构,可防止血液倒流。若瓣膜功能受损,血液淤积在静脉内,导致静脉压力升高,逐渐形成曲张。此类患者需避免久站久坐,休息时抬高患肢,若症状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片或羟苯磺酸钙胶囊等药物改善循环。

2、长期站立或腹压增高

教师、厨师等需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群,或因慢性咳嗽、便秘导致腹压持续增高者,易增加下肢静脉回流阻力。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进行压力治疗,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咳嗽或便秘患者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3、妊娠或遗传因素

妊娠期子宫增大会压迫髂静脉,约30%孕妇可能出现静脉曲张,分娩后部分可自行缓解。有家族史者静脉壁弹性较弱,更易发病。此类人群应定期复查,若曲张静脉进展较快或出现血栓,可考虑行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射频消融术或传统剥脱手术。

日常需避免热水泡脚或局部按摩,防止加重血管扩张。若出现下肢红肿热痛、溃疡或出血,提示可能继发血栓性静脉炎或皮肤并发症,需立即血管外科就诊。轻度静脉曲张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干预,中重度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综合运用物理治疗、药物及手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