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日常调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其他治疗等,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由医生制定个体化方案。
1、日常调理
患者可通过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慢跑、瑜伽等运动,有助于调节情绪。同时可多与亲友沟通,避免自我封闭,必要时记录情绪变化,帮助识别负面思维模式。
2、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纠正错误认知,改善应对方式,通常需每周进行1-2次,持续12-16周。人际心理治疗侧重改善人际关系和社会功能,适用于因人际冲突诱发抑郁的患者。
3、药物治疗
临床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盐酸舍曲林片、氟西汀胶囊、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起效时间约2-4周。对于伴有失眠者可联用曲唑酮片,焦虑明显者可用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用药期间需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和副作用。
4、物理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调节脑区神经活动,适用于轻中度抑郁患者,通常每周治疗5次。改良电休克治疗用于有严重自杀倾向或药物难治性患者,需在麻醉下进行,见效较快但可能产生短期记忆减退等副作用。
5、其他治疗
光照疗法对季节性抑郁有效,每日早晨接受30分钟特定波长光照。艺术治疗如绘画、音乐等可辅助缓解情绪,团体治疗通过病友互助改善社会功能。
抑郁症属于可治疗的疾病,建议尽早到精神心理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家属应给予充分情感支持,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若出现自伤倾向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时可结合PHQ-9量表评估病情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