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以及中医治疗等,患者需根据病情程度遵医嘱选择适合的方案。
1、一般治疗
日常需注意补充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同时保证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以促进维生素D合成。适当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可增强骨骼强度。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重骨量流失的行为。
2、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骨质疏松,可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钙剂如碳酸钙、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可补充基础营养。绝经期女性可考虑雌激素替代治疗,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3、物理治疗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可促进骨痂形成,紫外线照射能提高皮肤合成维生素D的效率。脉冲电磁场治疗通过改善骨代谢微环境来延缓骨量流失,需在专业机构进行。
4、手术治疗
对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可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稳定椎体。髋部骨折需根据情况选择内固定或关节置换术,术后需加强抗骨质疏松治疗。
5、中医治疗
仙灵骨葆胶囊、骨疏康颗粒等中成药可补肾壮骨,配合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位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推拿手法需避开骨质疏松严重部位,防止病理性骨折。
确诊骨质疏松后建议每6-12个月复查骨密度,居家注意防跌倒措施,如浴室安装扶手、穿防滑鞋。治疗期间若出现腰背痛加重、身高变矮等情况,应及时复查明确是否存在新发骨折。所有治疗方案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