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低落、压抑、烦躁可能与心理压力过大、内分泌失调、精神心理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诱因。
1、心理压力过大
近期若存在工作强度高、人际关系紧张、学业负担重等情况,可能因长期承受过度压力导致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烦躁等症状。日常可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接受心理疏导。
2、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影响情绪调节中枢。女性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激素波动也可能引发情绪波动。这类情况通常伴有心悸、月经紊乱等表现,可通过激素检测确诊,遵医嘱使用丙硫氧嘧啶片、左甲状腺素钠片、戊酸雌二醇片等药物调节。
3、精神心理疾病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出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焦虑症患者多伴有过度担忧、坐立不安。此类疾病需经专业精神心理评估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等心理干预。
若情绪异常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失眠、食欲改变等躯体症状,建议及时至精神心理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通过饮酒等方式缓解情绪。亲友应给予充分理解和支持,避免过度追问加重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