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牙龈萎缩时,通常可采取日常护理、洁治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牙龈萎缩可能与牙周炎、咬合创伤等多种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1、日常护理
日常需注意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避免过度用力摩擦牙龈。饭后及时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漱口,减少牙菌斑堆积对牙龈的刺激。
2、洁治术
若存在牙结石或牙周炎,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术、龈下刮治术等清除牙结石和牙菌斑,减少局部炎症刺激。治疗后需保持口腔卫生,防止牙结石再次形成。
3、药物治疗
牙龈萎缩伴随明显红肿、出血时,可遵医嘱局部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或口服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急性炎症期还可短期使用醋酸地塞米松贴片缓解症状。
4、手术治疗
重度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或影响美观时,可考虑行侧向转位瓣术、游离龈移植术等,通过移植自体结缔组织或人工材料覆盖暴露的牙根,改善牙龈形态。
5、定期复查
治疗后应每3-6个月进行牙周检查,通过探诊深度测量、X线片评估牙槽骨吸收情况。日常可配合使用含氟牙膏预防根面龋,对于咬合创伤引起的萎缩需及时调整咬合关系。
牙龈萎缩属于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早期干预可延缓进展。日常需避免吸烟、咀嚼槟榔等刺激因素,控制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若出现牙齿敏感、松动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切勿自行使用偏方或药物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