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的发生通常与体质虚弱、外感风寒、环境因素等原因有关。中医认为,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外界风寒之邪容易侵袭体表,导致肺卫功能失调,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1、体质虚弱
部分人群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卫外之气不固。这类患者阳气相对较弱,难以抵御外界寒邪,容易在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清涕、畏寒等症状。日常可通过适当锻炼、规律作息等方式增强体质。
2、外感风寒
直接暴露于寒冷环境是主要诱因。例如淋雨、出汗后吹冷风、穿衣过少等情况,会导致寒邪从口鼻、皮毛侵入人体。寒性收引,使得毛孔闭合,阻碍肺气宣发,出现无汗、头痛、周身酸痛等典型表现。
3、环境因素
气候骤变或季节交替时发病率较高。秋冬季节气温下降,空气干燥,风寒之邪盛行,人体若未及时增添衣物,呼吸道黏膜易受刺激。居住环境阴冷潮湿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出现发热、咳嗽加重或持续不缓解时,建议及时到中医科就诊。治疗期间需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凉,饮食宜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