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药材山柰的功效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药材山柰一般具有散寒止痛、行气消食、除湿止呕、促进消化、外用消肿等功效和作用。其作为温里药,在中医理论中常用于改善寒凝气滞或湿邪中阻引起的多种症状。

1、散寒止痛

山柰性温味辛,归胃经,能温中散寒以缓解胃脘冷痛。对于寒邪直中胃腑或过食生冷导致的腹部冷痛、喜温喜按等症状,可通过驱散中焦寒邪达到止痛效果。

2、行气消食

其辛散之性可疏通脾胃气机,促进气机升降。适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常与理气类药物配伍以增强行气导滞作用。

3、除湿止呕

山柰能燥化中焦湿浊,改善湿阻脾胃所致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中医认为湿邪困脾会影响胃气通降,使用本品可促进胃气和降而止呕。

4、促进消化

现代研究表明,山柰挥发油成分可刺激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从而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食积腹胀、大便不畅等问题。

5、外用消肿

山柰研末调敷可缓解跌打损伤引起的局部肿痛。其辛散温通之性有助于消散瘀滞,常与活血化瘀药配伍用于外伤初期肿痛未溃阶段。

使用山柰需注意其性温燥,阴虚火旺或实热证者慎用。建议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避免与寒凉药物同用降低疗效。出现皮肤过敏反应时应立即停用外敷,并及时就医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