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二期梅毒可出现皮肤黏膜损害,三期梅毒则可能累及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器官。
1、一期梅毒
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表现为无痛性溃疡,直径约1-2厘米,边缘整齐且基底清洁,好发于外生殖器部位。这种溃疡具有自限性,即使未经治疗也可在3-8周内自行愈合,但此时病原体仍在体内繁殖。
2、二期梅毒
感染后9-12周发展为全身性症状,特征性表现为玫瑰色斑疹或铜红色丘疹,常见于躯干、手掌及足底。伴随症状包括低热、咽喉炎、全身淋巴结肿大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扁平湿疣,表现为肛门生殖器区域的扁平状疣体。
3、三期梅毒
未经治疗者在感染2-15年后可能发展为晚期损害。典型表现为树胶样肿,可见于皮肤、骨骼及内脏器官。心血管梅毒可引发主动脉瘤,神经梅毒可导致痴呆、脊髓痨等严重并发症,此时已具有不可逆的组织破坏性。
当发现生殖器溃疡、全身性皮疹或长期不明原因器官损伤时,应及时进行血清学检测。早期规范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及其伴侣应同时接受治疗,治疗期间需避免性接触直至确认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