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时,需注意姿势、时间及辅助措施,通常需要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并配合硬板床等。急性期以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疼痛为主要目的,建议严格遵医嘱进行休息。
1、保持正确卧姿
仰卧位时可在膝关节下方垫薄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轻度屈曲,有助于放松腰部肌肉。侧卧位时建议双膝屈曲,避免腰部过度扭转,可在双腿间夹软枕维持脊柱中立位,减少腰椎压力。
2、选择硬板床
床垫过硬或过软均不利于病情恢复,可选择硬质席梦思或硬板床,必要时在床板上铺5-10厘米厚的棉垫。过硬床垫可能加重局部压迫,过软的床垫无法提供有效支撑,均需避免。
3、控制卧床时间
急性期发作后的前3天建议绝对卧床,包括进食和排便均在床上完成。症状缓解后每日卧床时间需维持在18小时以上,总卧床周期一般为2-3周,具体时长需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调整。
4、配合辅助治疗
卧床期间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双下肢牵引,利用自身体重进行持续或间断牵引,减轻椎间盘压力。局部热敷建议采用40℃左右的温热毛巾,每日外敷2-3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可改善血液循环。
5、避免不良姿势
起床时应采取轴线翻身法,先转为侧卧位后用肘部支撑缓慢坐起。下地活动时需佩戴腰围保护,站立时间每次不宜超过5分钟,禁止弯腰取物或坐矮凳,防止椎间盘压力骤增。
急性期患者若卧床3天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下肢麻木加重,应及时复查CT或MRI。恢复期需逐步进行腰背肌锻炼,日常避免久坐久站,建议每1小时变换体位,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并保持脊柱生理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