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老人高烧怎样安全快速降温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老人高烧时需采取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常见方法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环境以及及时就医。具体处理需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

1、物理降温

可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冰袋需用毛巾包裹后置于前额或颈部两侧,每次冷敷不超过20分钟。需避免酒精擦浴,因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较弱,酒精可能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

2、药物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需特别注意老年患者肝肾功能情况,避免联合使用多种退热药物,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既往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慎用非甾体抗炎药。

3、补充水分

高热会加速体液流失,建议每小时补充100-200ml温开水或淡盐水。可适当饮用鲜榨果汁补充电解质,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若出现口干、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需考虑静脉补液。

4、调整环境

保持室温22-24℃,定时开窗通风但避免直吹患者。穿着透气棉质衣物,盖被不宜过厚。可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促进呼吸道散热。监测体温变化,每30分钟复测一次。

5、及时就医

若体温持续超过39℃、退热药无效,或伴有意识模糊、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医。就医时需详细告知发热持续时间、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信息,便于医生判断感染源并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

老年患者降温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和生命体征,避免快速降温引发循环障碍。物理降温时动作应轻柔,防止皮肤损伤。退热药物不能替代病因治疗,明确发热原因后需进行抗感染等对因处理。家属应做好体温记录,包括降温措施实施时间及效果,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