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抑郁症患者为何持续情绪低落?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抑郁症患者持续情绪低落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大脑结构功能异常、心理社会因素以及慢性疾病或药物影响等原因有关。患者常伴有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遗传因素

约40%抑郁症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特定基因如5-HTTLPR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遗传易感性会使个体在应激状态下更易出现持续情绪问题,且症状持续时间较常人更长。

2.神经递质失衡

抑郁症患者大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浓度降低,这些物质负责调节情绪和愉悦感。当递质水平不足时,神经信号传递受阻,会导致持续性情绪低落。临床上常用氟西汀、舍曲林等药物调节递质平衡。

3.大脑结构功能异常

影像学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海马体体积缩小,前额叶皮层代谢活动降低。这些脑区负责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结构改变会影响情绪处理能力,导致负面情绪持续存在。

4.心理社会因素

重大创伤事件如丧亲、失业等急性应激,或长期人际关系紧张等慢性压力,会导致心理防御机制崩溃。持续的心理耗竭状态会引发认知扭曲,形成消极思维模式,维持抑郁状态。

5.慢性疾病或药物影响

甲状腺功能减退、帕金森病等器质性疾病可能并发抑郁症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干扰素等药物会干扰神经内分泌系统,部分患者用药2-3个月后可能出现药源性抑郁。

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专业医生会通过心理评估、实验室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制定包含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的综合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或滥用镇静类药物,规范治疗可使70%以上患者获得显著改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