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率的正常范围通常为每分钟80~130次。由于幼儿的心脏发育尚未完全,其心率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慢,且易受生理或外界因素影响出现波动。
幼儿心率的具体数值可能因活动状态、情绪变化、体温等因素而有所不同。例如在安静睡眠时,心率可能降至每分钟80~100次;哭闹、奔跑等剧烈活动时,心率可暂时升至每分钟120~130次。发热性疾病如感冒时,体温每升高1℃,心率可能增加约10次/分钟。测量时需在幼儿平静状态下进行,建议使用听诊器在心尖部(左胸乳头下方)测量1分钟,或触摸桡动脉、颈动脉搏动计数。
若发现幼儿静息心率持续低于80次/分钟或超过150次/分钟,特别是伴随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拒食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包裹衣物、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测量心率时建议选择早晨睡醒后、进食前进行,此时测得的数据最能反映基础心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