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恐发作与普通焦虑的本质区别主要在于症状特点、发作方式及持续时间等方面,二者在临床表现和治疗方式上存在差异。若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惊恐发作表现为突发且强烈的恐惧或不适感,通常在数分钟内达到高峰,伴随心悸、出汗、颤抖等躯体症状。患者常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发作具有不可预测性。普通焦虑更多表现为持续性的紧张不安,伴随过度担忧、易激惹等情绪症状,躯体反应相对较轻且呈慢性过程。
从病因机制来看,惊恐发作与遗传因素、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异常关系密切,杏仁核过度激活可能诱发急性恐惧反应。普通焦虑多与长期应激、γ-氨基丁酸系统功能紊乱有关,前额叶皮层对情绪调节能力下降是重要因素。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惊恐发作患者岛叶活动显著增强,而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前扣带回异常更明显。
治疗方面,惊恐发作急性期可选用帕罗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等SSRIs类药物,配合认知行为疗法中的暴露治疗。普通焦虑常用黛力新、丁螺环酮等药物,联合正念减压等心理干预效果更佳。需注意苯二氮䓬类药物在惊恐发作中的短期使用需严格把控疗程,避免依赖风险。
当出现反复发作的急性焦虑症状时,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临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进行鉴别诊断。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遵医嘱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不宜自行减停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