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视力下降可能与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黄斑变性等因素有关,可通过日常调理、佩戴矫正眼镜、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建议尽早就诊眼科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
1、日常调理
若因年龄增长导致晶状体弹性减弱形成老花眼,日常需保持充足光照,避免长时间用眼,可适当按摩眼部或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若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遵医嘱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盐酸二甲双胍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佩戴矫正眼镜
老花眼患者可验配老花镜改善近距离视物模糊,白内障早期也可通过调整镜片度数暂时提高视力。存在散光或近视合并老花眼者,可选择渐进多焦点镜片。
3、药物治疗
白内障初期可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延缓进展。青光眼患者需长期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配合口服乙酰唑胺片减少房水生成。
4、手术治疗
成熟期白内障需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青光眼晚期根据类型选择小梁切除术或睫状体光凝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行激光光凝或玻璃体切割术,黄斑变性可进行抗VEGF药物玻璃体注射。
建议老年人每年进行眼科检查,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或视物变形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购买眼药水或服用不明成分保健品,青光眼患者不可随意停用降眼压药物,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眼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