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常规5项通常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蛋白等检查项目,用于评估肝脏代谢、合成及损伤情况。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正常值参考范围一般为0-40U/L。当肝细胞受损时,该酶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数值升高,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或脂肪性肝病等疾病。
2、谷草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分布于肝脏、心肌等组织,正常值多在0-35U/L。其水平升高可能与肝炎、肝硬化或急性心肌梗死相关,临床上常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用于鉴别肝病类型。
3、总胆红素
总胆红素反映胆红素代谢情况,正常参考值通常为3.4-20.5μmol/L。数值增高可见于溶血性疾病、肝炎或胆道梗阻,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黄疸类型。
4、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由肝脏处理后的胆红素组成,正常范围约0-6.8μmol/L。其升高多提示胆汁排泄障碍,如胆管结石、胆管癌等疾病,常伴随皮肤瘙痒等症状。
5、总蛋白
总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正常值为60-83g/L。数值降低可能反映营养不良或肝硬化导致的合成功能下降,增高则可能与脱水或慢性炎症相关。
肝功能检查前需保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或饮酒。若结果异常,建议及时至消化内科就诊,由医生结合临床症状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超声或病毒学检测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