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月经不调以及失眠多梦等。肝血不足在中医理论中指肝脏贮藏血液的功能减弱,无法充分滋养全身,从而引发一系列不适。
1、头晕目眩
肝血不足会导致头面部失于濡养,患者常感到头部昏沉、眩晕,尤其在久站或劳累后加重,可能伴有眼前发黑、短暂视物不清等症状。
2、视力减退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血亏虚时,眼睛缺乏气血滋养,可能出现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畏光流泪,甚至出现视力下降。
3、肢体麻木
肝主筋,肝血不足时筋脉失养,容易出现四肢麻木、肌肉颤动、关节屈伸不利,尤其在夜间或静止时更为明显。
4、月经不调
女性肝血不足可能影响冲任二脉,导致月经量少、经血色淡、经期延迟,严重时甚至闭经,部分患者还会伴随经期乏力、面色苍白。
5、失眠多梦
肝血不足易导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易醒,白天可能出现心悸、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辨证调理。日常可适当摄入猪肝、红枣、枸杞等补血食物,避免熬夜和过度用眼,以减轻肝血消耗。必要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当归、熟地黄等药物配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