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拔罐的正确位置在哪些部位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拔罐的正确位置通常包括背部、肩颈部、腰部以及四肢等部位,具体需根据调理目的进行选择。拔罐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部位达到疏通经络、祛湿散寒等效果。

1、背部

背部是拔罐最常用的区域,尤其是脊柱两侧的膀胱经和督脉。膀胱经贯穿全身脏腑,在此处拔罐有助于调理脏腑功能,缓解腰背酸痛。督脉主一身阳气,拔罐可提升阳气,改善疲劳。

2、肩颈部

常选择大椎穴、风池穴及肩井穴周围。这些区域肌肉较厚,适合留罐,可缓解颈肩僵硬、落枕及头痛。办公室人群因长期伏案,在此处拔罐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肉劳损。

3、腰部

主要针对肾俞穴、命门穴等穴位。腰部拔罐有助于温补肾阳,改善腰肌劳损、腰椎不适,对女性痛经也有辅助调理作用。操作时需避开肋骨区域,选择肌肉丰满处施罐。

4、四肢

腿部常选足三里、委中穴,上肢可选曲池穴。四肢拔罐多用于运动后肌肉酸痛或关节不适,通过刺激穴位可疏通经络,加速代谢废物排出,但需注意避开关节骨突部位。

拔罐前应评估皮肤状况,避开破损、水肿区域。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体质和症状选择合适部位及拔罐力度。操作后注意保暖,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若出现水疱或晕罐现象需及时处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