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维生素B12与贫血之间存在何种关联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维生素B12是维持正常造血功能的重要营养素,其缺乏可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这种贫血主要表现为红细胞体积增大、成熟障碍,同时可能伴随神经系统症状。

维生素B12参与DNA合成过程,对红细胞的正常分化成熟起关键作用。当体内储备量低于200μg时,骨髓造血功能开始受到影响。长期缺乏会导致叶酸代谢异常,加重红细胞发育障碍。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不足、肠道吸收功能障碍是常见的致病因素,常见于萎缩性胃炎、胃切除术后或长期素食人群。

对于确诊的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方案。恶性贫血患者需终身接受维生素B12注射治疗,剂量通常为1000μg/次,初始阶段每周注射,后续转为每月维持。吸收不良者可尝试高剂量口服制剂(1000-2000μg/日),但需监测血清浓度。饮食调整应增加动物肝脏、贝类、鱼类等富含B12食物的摄入。

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B12缺乏可能先于贫血出现神经病变,如肢体麻木、平衡障碍等。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检测血清维生素B12、甲基丙二酸等指标,避免盲目补充。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多数患者血红蛋白可在1-2个月内恢复正常,但神经损伤恢复较慢。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