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需要补充维生素D主要与活性维生素D不足、钙磷代谢紊乱以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原因有关。补充维生素D可改善上述病理状态,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1、活性维生素D不足
尿毒症患者肾脏功能严重受损,肾小管上皮细胞无法将维生素D前体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这会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血钙水平降低,并可能引发肾性骨营养不良。临床治疗中通常需补充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以替代肾脏的转化功能。
2、钙磷代谢紊乱
肾功能衰竭时磷排泄减少,导致高磷血症,同时活性维生素D缺乏使血钙进一步降低。低钙高磷状态会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形成恶性循环。治疗中常联用碳酸钙、醋酸钙等磷结合剂,配合活性维生素D纠正代谢失衡,维持血钙磷乘积在合理范围。
3、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长期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会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导致甲状旁腺激素过度分泌。这不仅加重骨骼病变,还可能引发血管钙化等并发症。除补充维生素D外,可能需使用西那卡塞、帕立骨化醇等药物调节甲状旁腺功能,必要时需手术切除增生腺体。
尿毒症患者补充维生素D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高磷饮食,根据检验结果调整药物剂量,避免因过度补钙导致异位钙化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