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出院后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监测、生活护理、用药管理、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护理。
1、病情监测
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头痛加重、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异常症状。若出现意识模糊或呕吐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家属应记录患者日常状态变化,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
2、生活护理
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协助患者定时翻身预防压疮,确保居室通风且无障碍物。控制每日饮水量,避免用力排便,可通过腹部按摩或遵医嘱使用通便药物。
3、用药管理
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抗凝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及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不得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牙龈出血、皮疹等情况需及时复诊。
4、康复训练
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肢体被动活动(如关节屈伸训练)和主动训练(如握力球锻炼)。语言障碍者需通过看图说话、发音练习等方式逐步恢复。训练强度需循序渐进,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过度疲劳。
5、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通过音乐疗法、亲友陪伴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鼓励患者参与简单的家庭活动,建立康复信心,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师帮助。
护理期间应定期进行CT或MRI复查,避免情绪激动、剧烈咳嗽等诱发因素。家属需掌握急救技能,随身携带患者病历资料,夜间保持床旁呼叫装置畅通。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逐步恢复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