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嗜睡不一定是正常衰老现象,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由某些疾病引起。如果长期存在嗜睡现象,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老年人偶尔出现困倦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代谢速度减缓,日常活动量减少,可能使部分老人出现睡眠时间延长的情况。但若每日睡眠超过10小时仍感疲惫,需警惕病理性因素。常见的疾病原因包括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脑供血不足、糖尿病导致的血糖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引发的代谢减慢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脑细胞能量供应,从而出现持续性嗜睡。
部分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嗜睡症状,如长期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抗焦虑药物或某些降压药时,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疾病造成的机体缺氧状态,同样可能表现为异常嗜睡。此外,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早期也可能出现睡眠节律紊乱。
建议家属关注老人的睡眠质量及伴随症状,若发现嗜睡合并记忆力减退、肢体活动障碍或气促等症状,应及时到神经内科或老年病科就诊。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运动,白天适当晒太阳,夜间营造安静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睡眠节律。正在服用可能影响中枢神经药物的患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