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红肿可能是食用皮皮虾后引发的过敏反应,可通过停止食用、抗过敏治疗、局部护理、及时就医及日常预防等方式缓解。建议立即停止食用相关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
1、停止食用
若进食皮皮虾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需立即停止食用该类食物,并避免再次接触虾蟹等海鲜,防止过敏反应加重。
2、抗过敏治疗
可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缓解过敏症状,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或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这些药物能抑制组胺释放,减轻皮肤红肿及瘙痒感。
3、局部护理
皮肤红肿处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有助于止痒消炎。避免抓挠患处,以防皮肤破损引发感染。
4、及时就医
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急救处理。
5、日常预防
既往有海鲜过敏史者应严格禁食虾、蟹、贝类等食物。外出就餐时需提前告知餐厅过敏原,避免误食引发过敏。
出现皮肤红肿后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持续加重或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日常注意饮食记录,明确过敏原后需严格规避,必要时可进行脱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