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水下人工呼吸有用吗

王国文 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水下人工呼吸在特定紧急情况下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其效果受环境、操作技术和溺水者状态等因素影响,不能一概而论。通常需优先采取更有效的急救措施。

1、浅水区或短暂溺水

若溺水者刚发生呛水且意识尚存,施救者可在保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为其提供水下人工呼吸。此时及时供氧可能延缓缺氧损伤,为后续救援争取时间。但需注意水流、能见度等因素可能增加操作难度。

2、深水区或昏迷者

溺水者若已失去意识或处于深水区域,水下人工呼吸难以有效实施。水压会导致气体交换效率降低,且无法同步进行胸外按压。强行操作可能延误将患者转移至岸边的黄金抢救时间,增加二次伤害风险。

3、氧气供应限制

水下人工呼吸时,施救者呼出气体氧含量仅约16%,远低于空气的21%。对于严重缺氧的溺水者,这种低浓度供氧难以逆转组织缺氧,效果远不如陆地心肺复苏结合纯氧支持。

若发现溺水者,建议立即呼叫专业救援,优先将其带离水域。在陆地迅速清除气道异物后,立即进行标准心肺复苏(30次胸外按压+2次人工呼吸)。即使接受过专业训练,也需评估环境安全性和自身能力,避免盲目施救引发连带风险。任何溺水者获救后均应送医检查,防止继发性肺损伤或脑水肿。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