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需要注意卫生管理、饮食调整、适当休息、情绪调节以及及时就医等事项。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不适,促进经期健康。
1、卫生管理
经期需定期更换卫生巾或卫生棉条,建议每2-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长时间使用导致细菌滋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但不宜盆浴或坐浴,以免增加感染风险。同时需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内裤,并勤换洗。
2、饮食调整
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饮、辣椒等,以免加重腹痛或导致经血量异常。可适当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瘦肉、菠菜等,帮助补充经期流失的营养。饮用温热的红糖水或姜茶有助于缓解宫寒引起的不适。
3、适当休息
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但可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采用侧卧位睡姿有助于减轻腹部压迫感。需注意腰腹部保暖,可使用暖水袋热敷缓解痉挛性疼痛。
4、情绪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导致情绪敏感,可与亲友沟通或进行冥想放松。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规律作息有助于维持内分泌稳定。
5、及时就医
若出现严重痛经、经期超过7天、经血量突然增多或闭经等情况,需及时就诊。异常分泌物、持续发热或剧烈腹痛可能提示盆腔炎等疾病,应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诊断。
经期应避免游泳、泡温泉等可能引起感染的活动,忌烟酒及咖啡因饮品。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可遵医嘱服用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补铁药物。日常注意记录月经周期变化,有异常情况及时咨询妇科医师。